学习园地

论文的三个层次

时间:2020-10-19 10:24:42  阅读次数:

沈向洋:在研究生院读书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这段时间你可能没有足够的钱,但是却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在读书的这段时间应该学习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有效的阅读、写作和演讲。阅读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尤其是对正在读书的研究生来说,他日常的任务可能就是读一些论文,看一些期刊等,但是高效的阅读并不容易。

在过去的20年的时间里,我培养了三十多个博士生,有一些学生能够出色地完成阅读工作,但也有些学生觉得有困难。阅读论文确实很难,这里面可能有很多的原因。首先可能是论文本身写的不是特别好,因为大多数作者的母语并不是英语,而英语又是大多数研究论文的官方语言,所以一些作者在论文语言把控上欠缺火候。我也是把英文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我的论文写得也不够好,现在回过头看看我早期写的论文,真希望当初自己不要写那些论文。第二个原因是在读论文的时候,读者需要对论文主题有很深的背景知识。还有,当你在阅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从哪里寻求帮助呢?可以向谁寻求帮助?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帮助?另外,现在在网上很容易找到与你阅读相关的东西,所以坐下来长时间专注于阅读一篇长文章或者一本书变得比以前困难很多。

JonathanShewchuck教授在CMU攻读博士学位时候曾经写下过一句话:从所阅读的论文中提取中心思想,就像一句谚语所说“从针眼里吸出一头骆驼”(sucking a camel through the eye of the proverbial needle)。这个比喻非常恰当,以至于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也是眼前一亮。

在那篇文章中,Jonathan指出了CS和数学领域写作的三个常见错误,分别是祖母式的引言(意思是引言絮絮叨叨,没有直入主题)、段落式的目录结构不切题的结论。当然,这三个观点对于写作非常重要,但我们今天的主题不是它,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如何阅读。

 

说实话,有些论文写得确实不好,但写得不好的论文你也要读,因为有时候你没有选择。其实,论文阅读之所以难,最主要的原因是阅读和写作脱节,也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脱节。作者一心想把东西“拿”出来,而读者一心想从文章中得到一些东西,这里面必然有理解的偏差。几千年来,自从语言出现并开始写作至互联网(以及社交网络)出现之前,一直有此困境,即写作只是从作者到读者的单行道,没有循环反馈渠道。例如,直到现在人们还在争论孔子写过的那些文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仔细想想,这类似于香侬的信息论原理,论文是作者和读者之间交流信息的渠道,实际上主要是单向传输。更为具体一些,写作就像编码,阅读就像解码,所以需要一本Codebook来介绍“编码”到“解码”所需要的知识,也即作者按照这本Codebook中的规范进行“编码”,阅读者则用它来“解码”。其实,香侬理论只是概括了阅读与写作的一部分,真实的阅读往往超越了传统的“传输-压缩”框架,它更多的是一个反复的理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将作者的意图(信息)解释成能够理解的片段,随后这些片段被构建到读者脑中的认知模型里。所以,阅读等同于理解,不同层次的阅读对应不同层次的理解——深度阅读导致深度理解,浅显的阅读对应的必然是浅显的理解。

知道了阅读的本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阅读呢?不同需求应该对应不同的阅读层次,你可能需要快速浏览,可能需要仔细阅读,如果你的导师需要你复现论文中的细节,那么你就需要非常深入地研读。

 

转自:蒋宝尚 公众号:AI科技评论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EzMjIyMA==&mid=2247501483&idx=1&sn=9b21f8e62fa2b4b33045900a1e721d30&chksm=9094cf38a7e3462ed5901bd8b0b8ebf99a892b31d75aa6eaf8b3c8cc7698b1d708fd0891ab3e&mpshare=1&scene=23&srcid=0707fbMOgw6KbvhtPSkYbiBV&sharer_sharetime=1594117063511&sharer_shareid=8d8c3a11c907545f8b71060ed786ddc6#rd